野外实习报告

时间:2024-08-09 06:00:16
野外实习报告3篇

野外实习报告3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其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窍门。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报告头疼,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野外实习报告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野外实习报告 篇1

实习时间:20xx—06

实习地点:大亚湾,红树林,南澳市场等

实习内容:了解海洋生物,认识贝类多样性,具备对贝类的基本知识。

一、实习目的及意义

1、通过在野外直接观察动物,了解动物生存环境和生活习性及外形特征,熟悉各种不同类群动物的分类特征,巩固并应用在课堂上所学动物学知识。

2、学习采集制作动物标本的方法,同时学会运用诸如图片比照、动物分类检索表、主要特征鉴别等方法进行动物分类鉴定。

3、通过这次实习,对自己所学知识进行反思理解动物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一次明确的规划。

二、实习内容

6月8号至6月10号,在生科院动物学组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进行了为期3天的海洋动物实习。

6月8号,前往坝光的泥石滩和石砾滩,在老师们的带领下,我们在退潮的滩边仔细地寻找各种各样的贝类和螺类。捡了一些贝壳和螺类后,老师就向我们介绍红树林。红树以凋落物的方式,通过食物链转换,为海洋动物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同时,由于红树林区内潮沟发达,吸引深水区的动物来到红树林区内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由于红树林生长于亚热带和温带,并拥有丰富的鸟类食物资源,所以红树林区是候鸟的越冬场和迁徙中转站,更是各种海鸟的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的场所。红树林另一重要生态效益是它的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的功能。

6月9号,老师带领我们去南澳市场参观,了解各种海洋经济产物。给我们介绍市场上海洋中的经济产物,调查常见食用海产的种类及分类特征。然后,我们在珍珠岛上观看工人植珠的过程操作,那里的工作人员还教了我们怎么样分辨真假珍珠。下午我们就来到了珍珠岛。我们乘坐了大概十几分钟的快艇到达了一个小岛,在海边捡贝类。我们捡到许多种的贝类,还有捡到海参和海胆。不过最后海胆海参都被我们放回去取了。最后在晚上我们把标本清理干净。

6月10号,我们先去标本室鉴定标本。

三、实习数据

1、贝类及螺类简介:

贝壳的数量、形状和结构变异极大,有的种类具有1个呈螺旋形的贝壳(如蜗牛、螺、鲍);有的种类具有2片瓣状壳(如蚌、蚶);有的种类具有8片板状贝壳,呈覆瓦状排列(如石鳖);有的种类的1块贝壳被包入体内(如乌贼、枪乌贼);有的种类贝壳甚至完全退化(如船蛆)。贝壳的主要成分为95%的碳酸钙和少量的壳质素。一般可分为3层,最外层为黑褐色的角质层(壳皮),薄而透明,有防止碳酸侵蚀的作用,由外套膜边缘分泌的壳质素构成;中层为棱柱层(壳层),较厚,由外套膜边缘分泌的棱柱状的方解石构成,外层和中层可扩大贝壳的面积,但不增加厚度;内层为珍珠层(底层),由外套膜整个表面分泌的叶片状霰石(文石)叠成,具有美丽光泽,可随身体增长而加厚。

螺类是软体动物腹足类的通称。主要形态特征是身体分头、足、内脏囊三部分。内脏囊在发育过程中经过旋转成为左右不对称,并缩在一个螺旋形的贝壳内,又称单壳类或螺类。足部广阔,常位于身体腹侧,故又称腹足类。足的后端常能分泌出一个角质的或石灰质的保护物,称为厣(肺螺亚纲的种类无厣)。头部发达,具1—2对触角。口腔形成口球,内有齿舌能刮食食物。大部分螺类用鳃呼吸,营底栖生活,有一部分螺类有“肺”能呼吸空气,称肺螺类,能营两栖生活。螺类多半生活在水体较肥沃,水草较多的静水环境,非螺类比较耐污,能在有机质丰富、溶氧不足的表面生活。螺类种类繁多,海淡水均有大量分布,具有重要经济价值。

2、实验数据

管角螺:腹足纲、中腹足目、盔螺科。主要生活在近海约10m的泥沙或泥质的海底,是浅海较大型的经济腹足类。主要分布在日本海及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由于它的外型个体大,味美,营养丰富,是高级海产品。

车轮螺:俗名,轮螺、滑车轮螺。贝类动物,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异腹足目、车轮螺科。贝壳低圆锥形、低圆锥形到平旋,胎壳逆旋,脐孔广阔。壳表通常有独特的螺旋雕刻。口盖角质,内侧有小柄。 壳表褐色斑较多,有多条螺沟,壳底脐孔色泽淡。有时也称“螺旋梯螺”。在扁平的圆形贝壳底面阶梯般的折褶,环绕着又宽又深的大脐孔。

疣荔枝螺:俗称辣玻螺、辣螺,腹足纲、新腹足目、骨螺科,系广温性底栖贝类。分布在潮间带岩石间,一般食用品种。

毛蛤:瓣鳃纲、毛蚶属。

棕蚶:双壳纲、蚶目、蚶科、 须蚶属。形态特征 俗称白顶蚶,贝壳呈卵圆形。壳高30。0mm,壳长49。2mm,壳宽22。0mm。壳面中央微压缩,壳顶部微凹出,贝壳前端短,后端长,前后端边缘均为圆形。背腹缘略平行。壳棕红色,壳顶部具有2条白色放射状条纹,放射肋细密,与生长纹相交成念珠状。韧带面前方短而宽,铰合部略弯曲,齿短而密。壳内淡红棕色。

棕带仙女蛤:双壳纲、真瓣鳃目、帘蛤科、仙女蛤属。

环文蛤:贝类动物,软体动物门,双壳钢,帘蛤目、帘蛤科。

菲律宾帘蛤:南方俗称花蛤,辽宁和上海称蚬子,杂色蛤,山东称蛤蜊。贝类动物,软体动物门,双壳纲,帘蛤目、帘蛤科。

凸加夫蛤:贝类动物,软体动物门,双壳钢,帘蛤目、帘蛤科。

唐冠螺: 软体动物、腹足纲、前鳃亚纲、中腹足目、唐冠螺科、鹑螺超科。

野外实习报告 篇2

今年7月中旬,为了深刻认识和巩固地质学和自然地理学知识,我们级人文城规跟随着唐院长来到韶关进行我们大一暑假的实习。韶关位于间歇上升区,流水侵蚀作用强烈,造成峡谷众多,山地陡峭,以山地丘陵地貌为主。而且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发育基本齐全,岩溶地貌广布、种类多样,岩类以红色砂砾岩,砂岩、变质岩、花岗岩和石灰岩为主,丹霞山更以独特的红岩地貌闻名于世。

第一天我们在去帽峰山的途中观察到典型的平卧褶皱,沉积时是水平的,后来由强烈的挤压力和构造变动使地表发生塑性变动,主要是碳酸盐岩和石灰岩,厚度都大于1米,属于巨厚层沉积。

马路的对面采石场,有典型的断层构造,中间接近水平,两边近于直立,根据山体两侧岩石的颜色和岩性差异,判断可能为正断层。不难看出,这一带的.泥盆纪的地质运动比较活跃。可以推出,平卧褶皱受到断层干扰。

随后,我们来到帽峰公园南部,沿着公路由北往南走,出露地层由新到老,观察岩层产状及性质,可以明显发现开始是以泥灰岩为主,伴有粉砂岩、泥质灰岩、页岩,后来以石灰岩为主。中部存在较多层间揉皱,小型断层,考虑到属于海相沉积,初步判断为潮间带到潮下带过渡类型,地层由几厘米的薄层变为几米的厚层,说明沉积环境由复杂多变变为稳定,北侧为帽子峰组,南侧为天子岭组。

最后,我们来到武江边观察河流的发育,河流在弯道处存在横向环流,使凹岸侵蚀后退,凸岸堆积生长,而在河流一侧可观察到三级河流阶地。

7月10号我们乘车到达广东韶关芙蓉山国家矿山公园,首先观察的是石炭系下统、石凳子组的断层构造,观察到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所以判断为逆断层。返回出口的路上观察到灰白色带状的方解石脉。

步行到达芙蓉山的石炭系下统测水组的煤窑所在地,()主要成分为煤矸石。往上步行到达古生物化石的沉积地点,图示为挖掘化石所获。

在登山终点,我们观察到喀斯特地貌中的溶蚀洼地、峰丛及芙蓉湖的秀美景观。芙蓉湖岸边,我们观察到山体的向斜构造,向斜判断依据为岩层受到水平地质运动挤压后岩石由老变新以及地形起伏状况。

第三天,我们去到了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世界上由红色陆相砂砾岩构成的以赤壁丹崖为特色的一类地貌均被称为丹霞地貌,丹霞山便是这类特殊地貌的命名地。

不过在去的路程中,我们先在国道106线2202公里+250米的地方下了车,这里有一个性质为古浈江河流阶地沉积的地貌点。我们对其进行了观察,发现它是二元相结构,地层的上部为河漫滩相沉积,地层的下部为河床相沉积,它的成分大多是粘土粉砂粒、鹅卵石、泥沙,而且从鹅卵石有规律地朝同一方面排列这一现象,可看出古浈江河流的流向是近似水平的。

随后,我们进入了丹霞山景区。一路往上走,我们来到了著名的阳元石景区。阳元石已经有30万年的历史,被誉为“天下第一奇石”、“天下第一绝景”.它的性质是蚀余石柱,其岩性属于碎屑岩类(包括砂岩、长石石英砂岩、砾石岩)。阳元石是由于地壳抬升后,两组岩层相互交叉,流水沿着节理面侵蚀搬运,即是由垂直节理发育而形成的。在阳元石的表面我们能看出水平层理,这是由于岩层岩性软硬不一,软层被侵蚀凹陷,硬层不易侵蚀被保留而形成的。

后来我们又坐上车,来到了一处性质为水平韵律层理与节理发育的地貌点。它是由于地壳抬升后巨大岩块由错落方法坠落形成,而又由于其下错的岩块形似向上爬行的鳄鱼,故称“鳄鱼上山”.其岩石的本色是红色和白色,但因雨水冲刷而发黑。岩石的沉积层基本上为水平层理,其上的黑色条带上有鹅卵石,反映了河流相与湖泊相转换的古地理环境;岩石的红色部分反映的是交错层理和斜层理,其倾斜方向代表古水流方向和流速大小。

第四第五天我们来到马坝人遗址、大峡谷,这是实习内容的最后一部分了。在路上我们还看到一个滑坡体现场,我们亲自爬到滑坡体的对面进行观察,老师们给我们介绍了滑坡体形成的特征以及我们面对滑坡体可以采取的一些防护措施。真正到野外实习了我们才会发现,原来生活中,身边的事物就蕴含知识。在你经过一大堆黄土的时候,你绝不会想到那叫滑坡体,也不会想到我们还总结出它们的特征以及应对措施。

要观察大峡谷,光有观察力还不够,还要有体力。在大峡谷中我们可以看到跌水、瀑布等,在汗流浃背之际感受水流冲下来引起的气流,真的是应了那句广告词“透心凉,心飞扬”.当然,那一千多级的阶梯更是考验人,所以我觉得我们去实习不仅仅是收获知识,更是磨练人的一个过程。当有想偷懒的同学问院长可不可以不爬的时候,院长调侃地说,你可以不上来,但一定要下去。是的,大峡谷下面没有缆车,所以只能通过爬楼梯的方式上来。但是当你重返“地面”的时候,你会为自己自豪的。

最后一站就是马坝人故址。在炎热的夏天我们步入溶洞之中,不禁佩服古人竟会找到如此宜居之地。

为时五天的实习,你会发现你不仅仅在思维能力上得到极大提高,更能练就坚持的毅力。和组员一起分工合作,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以不一样的视觉来看生活!

野外实习报告 篇3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二零一七年四月

中国 南京

提 纲

实习时间、地点、路线和目的等

二、实习区概况

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

三、实习内容

主要是野外所看到的内容和老师讲课的内容,包括地层岩性背斜、斜等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我们对工程地质这门学科有了深刻的了解,掌握了关于工程地质的基本知识,但是书本上的知识大都是理论上的,往往与实际状况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为了更好地认识地质现象,加深对其了解,我们09级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与4月23日在黄勇老师的带领下开始我们的工程地质实习。

工程地质实习的目的

学会对肉眼的岩石判别

了解湖山地区沉积岩的每一层的岩石组成及其颜色、厚度等

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

用地质罗盘实地测量岩层的产状(走向、倾向、倾角)

掌握褶皱的基本知识和判断背斜、向斜的能力

现场认识断层、滑坡、岩层、背斜、向斜等地质现象

工程地质实习过程

我们的实习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我们到达湖山地区,观察湖山地区的地质地貌,肉眼判别岩石,采集岩石标本,并且用地质罗盘实地测量岩石的产状,判断背斜和向斜;其次,我们去参观南京地质博物馆,了解中国石文化。当天下午三点结束工程地质实习,返回学校。

工程地质实习内容

认识湖山地区的岩层

湖山地区位于南京城东大约28公里,处于宁镇褶皱束南带,有三列山组成,其走向为北向东。自南京有公共汽车通汤山镇、湖山地区,交通便利。于早在一百多年前,日本的小野田家族就对湖山地区进行了研究。而国内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教授也对此作过研究。在湖山地区所观察到的岩石主要以沉积岩为主,还有少量的侵入岩。这里地层出露齐全而清楚,易于观察,在宁镇地区是少有的。志留系高家边组、坟头组出露较好,茅山组很不发育,仅零星可见。五通组、孤峰组发育良好,剖面切割得清楚。龙潭组中下部的页岩与砂岩暴露,易于观察。青龙群在棒锤山西端便道旁下部地层剖面十分清晰。

在开始实习时,老师给我们介绍以下内容:

一、志留系

1、高家边组(s1g)

主要由土黄色页岩(质感滑腻,易折断)及泥岩组成,厚度大于293.5米;据资料,高家边组含有多种笔石。高家边组与上伏五峰组的接触关系可能为整合接触。

2、坟头组(s2 3f )

主要由土黄色中层-厚层砂岩构成,有岩屑石英砂岩、石英砂岩等;夹有少量土黄色薄层粉砂岩、泥岩和页岩;厚度120m;据资料,坟头组含有王冠虫等化石。坟头组与下伏高家边组为整合接触 。

3、茅山组(s3m)

主要由紫色粉砂岩组成,夹粉砂岩等;厚度约为20余米,呈斜层理构造。茅山组与下伏坟头组为整合接触。

二、泥盆系

五通组(d3w)

底部为中厚层底砾岩、下部为厚层灰白色石英砂岩夹厚层粉砂岩,上部为砂岩及粉砂岩,顶部为中厚层石英砂岩,有层间构造,如印模构造等,有风化现象,可见节理构造,成岩破碎,没有错位,粘土高岭土化;厚约150米;据资料,有斜方薄皮木、亚鳞木及楔叶木等化石,但是没有观察到。与下伏茅山组为假整合接触。

三、石炭系

1、金陵组(c1j)

为灰黑色为生物屑灰岩,有笛管珊瑚和假乌拉珊瑚的化石;据资料,还有始分喙石燕及金陵穹房贝等化石;厚度约为6米。金陵组与下伏五通组为假整合接触

2、高骊山组(c1g)

杂色页岩,砂岩,有重力负荷现象,出现挠曲;厚约46米;据资料,有腕足类化石碎片。与下伏金陵组为假整合接触。

3、和州组(c1h)

为白云质泥质灰岩,含少量生物碎屑;厚度约5米。据资料,本层产袁氏珊瑚、巨长身贝等化石。与高骊山组为假整合接触。

4、老虎洞组(c1l)

为灰白色白云岩,有紫红色的燧石结核,质密坚硬,风化的表面有刀砍状溶沟。厚度约12米。据资料,产不规则石柱珊瑚等化石。

5、黄龙组(c2h)

黄龙组底部为5米的巨晶灰岩。主体是灰白色略带微红色的生物微晶灰岩,产纺锤蜓。厚度约为55米。黄龙组与下伏老虎洞组为平行不整合接触。

沉积岩

一、实习区内沉积岩的主要类型及岩性特点。

1.碎屑岩类

石英砂岩:石英呈粒状,粒径为1~2毫米,白云母呈白色片状,平躺在岩层层面上。磨得很圆,大小均一,表面光泽暗淡。

五通组底砾岩:砾石有红色的石英砂岩,黑色的硅质岩及红色的页岩。

2.碳酸盐岩类

微晶生物灰岩:金陵组灰黑色微晶生物灰岩中生物屑,结晶颗粒小,上青龙组底部出现瘤状灰岩。

白云岩:质密坚硬,风化的表面有刀砍状溶沟,有红色燧石结核,主要由白云石矿物组成。

3.硅质岩类

硅质岩:是由硅质构成的岩石,具有色深,性脆易碎、坚硬,风化强者较轻的特点。主要可见:

层状产出的硅质岩:产于孤峰组和大隆组,黑色.

具页理的硅质页岩:也产于孤峰组和大隆组,灰黑色.

呈透镜体状的硅质岩:分布于老虎洞组、栖霞组,前者呈紫红色,后者呈黑色。

4.粘土岩类

硬度低,用指甲能刻划。

泥岩:呈不具页理的块状、层状,致密和固结程度较高者。颜色一般较浅,性较坚硬,遇水不易变软,可塑性差。 主要分布于下青龙组下部,高家边组也有少量泥岩。

页岩:粘土岩的一种。成分复杂,除粘土矿物,还含有许多碎屑矿物。具页状或薄片状层理。用硬物击打易裂成碎片。主要分布于高家边组、高骊山组和下青龙组下部,颜色多样,包含紫色、黑色、灰色、绿色等。

二、沉积构造的形成及地质意义

沉积构造是指沉积岩形成时所生成的岩石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空间分布和排列形式。

1.斜层理

层纹倾斜,可判断古流向、确定岩层的顶和,在坟头组和龙潭组出现。

2.缝合线

缝合线是岩石中呈锯齿状起伏的曲线。总的展布方向与层面平行。规模较大的缝合线代表沉积作用的短暂停顿或间断,规模较小的缝合线是沉积物固结过程中在上覆沉积物的压力下,由富含co2的淤泥水沿层面循环时溶解两侧物质所致。主要见于白云岩及石灰岩,有时也出现在砂岩中。可以用缝合线来较准确地确定岩层产状。黄龙组、船山组中可见。

随后我开始用地质罗盘对滑坡开始测量,并且采集岩石标本。

在湖山地区实地测量完以后,我们一行人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南京地质博物馆,领略中 国石文化。

地质博物馆分为新馆和旧馆两部分,首先我们先参观了旧馆。旧馆罗列了许多地质科学家曾使用过的勘测工具,各种文物上都有些岁月的痕迹。还有地质工作人员的蜡像,伟大科学家李四光等教授的塑像,感触颇多。

《野外实习报告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