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害实习报告

时间:2024-08-03 07:55:07
精选虫害实习报告4篇

精选虫害实习报告4篇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虫害实习报告4篇,欢迎大家分享。

虫害实习报告 篇1

梨小食心虫几年来对库尔勒的香梨果园带来了比较严重的危害,影响了香梨的产量和质量,这种情况让我们意识到了检测防治害虫的必要性。因此州林业局和市林业局互相合作要进行大规模的防治工作,我在20xx年3月30日至20xx年9月3日库尔勒市香梨研究中心实习的五个月过程中跟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一起测报对梨小食心的危进行认真调查。

1. 梨小食心虫的生活史及习性

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属鳞翅目卷蛾科,又称桃折梢虫。该虫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国内遍布各省区。其主要危害苹果、梨、桃、杏的果实。果实被蛀食后蛀孔内充满虫粪,果实腐烂同时造成大量落果。带有虫卵的果实装箱后孵化的幼虫钻蛀果实可造成大量烂果。近些年该虫危害程度呈快速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水果的产量和质量。同时,该虫也是出口检疫对象。

以老熟幼虫在老翘皮下、树干裂缝中结茧越冬,有时幼虫也可在果品贮藏地及包装物内越冬。翌年春季3月底4月初开始化蛹,4月上中旬为化蛹盛期,越冬代成虫羽化盛期出现在4月中下旬,越冬代发育进程与苹果蠧蛾基本一致。第一、二、三代成虫羽化高峰期分别是6月中旬、7月底、8月初和9月上中旬。10月以后,老熟幼虫陆续离果,进入越冬状态。第一、二代幼虫发生期比较整齐,一般一、二代主要危害桃李杏 的新梢,三代危害桃李杏梨的果实。卵主要产于顶部的叶背面幼虫孵化后直接蛀梢,每年5-6月桃园新梢被蛀率可达100%,危害果实的卵产于果实表面或周围叶片上卵散产。在梨、苹果、桃混生的果园或邻栽的果园梨小食心虫发生严重,果树种类单一的果园发生相对较轻。在库尔勒地区桃的虫果率高达50%。而且近年来该虫在香梨的虫果率也明显上升。对库尔勒地区香梨出口构成了严重威胁。

2.梨小食心虫成虫消长规律调查

在哈拉玉宫乡总共12000亩,包括防护林,居民区,中环路等等。在12000亩里我们设了6个检测区。分别为三个普通区、两个低浓度区、一个对照区。5月12日又增了一个对照区。每个检测区30亩左右。每个检测区我们挂了10个三角形诱捕器用于虫情发生及消长信息的观察点。从20xx年3月30到20xx年9月3日每周一,周三,周五调查一次数量并记录调查结果。

虫害实习报告 篇2

一、目的

出现虫害种群密度大幅度上升时,有组织、有计划、有措施的将虫害种群密度,迅速的控制到国家考核范围内,甚至更小范围,减少虫害对产品的危害风险。

二、组织

成立应急小组,负责实施及协调工作。组长:客服部经理

成员:实地操作人员、技术员。

三、职责

1组长:任务是了解掌握现场情况,制定应急措施。组织现场施工指挥及和贵单位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

2组员:任务是根据组长制定的应急措施,进行有组织、有纪律的施工作业。

四、处理程序

1、当接到贵单位发现虫害种群密度大幅度上升通知时,我公司立即启动本应急预案。

2、应急小组第一时间赶到现场(8小时内),由组长联系客户单位主管部门,及时对现场虫害情况进行评估,同时,制定有效地应急措施。

3、组员有组织、有纪律的根据组长制定的应急措施进行实施,并随时对应急措施的实施情况反馈给组长及客户单位主管部门。

4、组长和客户单位主管部门对应急措施实施情况的监督及指导。

5、组长和客户单位主管部门对应急措施实施的结果进行评估,组长对虫害种群密度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反馈客户单位主管部门。

6、组长将此次出现虫害种群密度大幅度上升的原因及处理过程及处理结果,以书面报告形式反馈客户单位主管部门。

7、自查自纠、消除隐患,确保安全;立即组织对作业人员的举一反三再教育,提高防范意识,防止同类事故

虫害实习报告 篇3

起初我认为做调查是件很简单的事情,但真正开始实践的时候我才意识到,原来这件看似简单的事情在执行的时候也会遇到许多想不到的困难,两天半时间,时间很短暂,在实习过程中,得到深刻的认识,鉴定,如何将昆虫制成标本,识别昆虫基本特征。两天半几乎是雨天,阻碍抓虫不便,在团队合作精神下、个人精神,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

实习有:抓昆虫、制作标本、鉴定昆虫等等流程。虽看上去简单,通过流程做,有很多问题要问老师,或要老师制作一遍,我们才会制作。

统统此次作物病害防治教学实习,让我们认识了许多病害的种类和特征,并深刻地体会到病害对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同时加强了我们队农作物的病害认识和提高了我们队病害防治的警惕,与此同时,明白了团队团结合作凝聚力的强大,以及让我们的思维得到发散,动手能力得以提高,同时书本上的理论我们的知识得到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完善了教学的根本理论和最终目的。让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过程中,为以后走出社会为农民朋友带去先进的病害防治技术,为带动国家的农业发展做出个人的点点贡献。

雨天阻碍我们组抓虫,但是我们也知道,这些小的`挫折不过是我们漫漫人生道路中很小的障碍,在毕业后我们将要面临的是比它要困难百倍千倍的事,这次的调查让我们真切的认识到这一点。通过这次调查期,我学会了很多工作所必备的一些工作经验,也体会到哦工作

成员辛苦,更学到不少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这段经历,不仅扩大了我们的知识面,也丰富了我们社会实践的经历,为我即将踏入社会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我们呢通过实践找出了自身状况与社会实际需要的差距,以便在以后的学习期间及时补充相关知识,为求职与正式工作做好充分的知识,能力准备。

虫害实习报告 篇4

一、实习目的和意义

通过园林植物病虫害课程的实习,在其过程中通过对林木病变组织的形态学观察,掌握基本林木疾病的病原以及其发生、发展规律;通过对所捕捉的昆虫的标本制作,分类鉴别,更好地巩固森林昆虫学知识。最重要的是,通过野外实践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的内容和方法

①园林植物病害观察及采集

②园林昆虫观察及采集

③标本的观察

④林木病害病原菌镜检

⑤园林昆虫标本的制作及观察

⑥采集标本的鉴定及整理

三、实习工具及试剂

工具:镊子、修枝剪、纸袋、胶卷盒、广口瓶、捕虫网

试剂:乙酸乙酯、酒精

四、实习的时间和地点

6月27日 临安天目山(园林病害标本及园林昆虫的采集)

6月28日 浙江农林大学(园林病害标本及园林昆虫的采集)

6月29日 内业(园林病害标本及园林昆虫的采集)

6月30日 内业(园林病害的鉴定及园林昆虫的标本制作和分类)

7月1日 杭州植物园及内业(园林病害的鉴定及园林昆虫的标本制作和分类) 7月2日 撰写实习报告

五、内业

园林植物病害

1、植物标本采集所需的工具

标本纸——用于植物病害标本的压制作用

吸水纸——用于压制标本并吸收水分的作用,一般为吸水性强的麻皱纹纸

采集袋——采集中用于装新鲜标本之用

信封——采集时用于将个标本分开,并记录各标本的病害和记住植物名称

剪刀——用于采集植物病害时剪断树枝

记录本——用于记录植物的名称、产地、病害名称等各种事项

绳子——用于捆压标本夹和吸水纸

2、植物标本的采集

4.2.2.1采集对象和要求

采集野外标本时应该尽量采集有代表性的病害标本。而且在采集时必须记录本标本病害的名称、采集地、采集时间、记住名称等、

3、标本的压制和整理

压干法是制作标本的主要方法,将采集回来的植物病害标本夹在两张吸水纸之间,并

做好标签,然后用绳子捆紧,前三天每一天换一次吸水纸,后来几天每两天换一次吸水纸,直到标本干燥为止。

.4、实验室镜检

将植物病害标本做成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确定其病害类型和观察寄生微生物的形态。

(一)实习结果

1. 梨锈病

症状:

主要危害梨树的幼嫩绿色部分,如幼叶、叶柄、幼果及新梢。梨锈病的诊断要点可以概括为:“病部橙黄、肥厚肿胀、初生红点渐变黑、后长黄毛细又长”。

幼叶:叶片被害后叶片正面产生圆形小病斑,中央橙黄色有光泽,边缘淡黄色,周围具有黄色晕圈。随着病斑的扩大,病斑中央产生蜜黄色微凸的小粒点(病菌性孢子器),潮湿时小粒点上溢出淡黄色黏液(性孢子),黏液干燥后黄色小粒点变成黑色。之后病斑组织变肥厚,正面凹陷,背面隆起并长出几根至十几根灰白色或淡黄色的细管状物(锈孢子器),内有大量褐色锈孢子,成熟后从锈孢子器顶端开列散出。 幼果:被害初期与叶片症状相似,后期病部长出锈孢子器,发病严重时果实畸形并早期脱落。

叶柄、果柄:受害后病部橙黄色,并膨大隆起呈纺锤形,病斑上也可长出性子器和锈子腔。

病原和发病规律:

梨锈病原属担子菌亚门胶柄锈属真菌。性孢子器葫芦形,埋生于表皮下;性孢子纺锤形,单胞无色。锈子器长简形,丛生于叶背面。锈孢子近圆形,橙黄色,表面有瘤状细胞。冬孢子双胞,萌发生出先菌丝,4胞,每胞生一小梗,顶端生一担子孢子。担孢子无色,单胞,大小为10—15×8—9微米。

病菌以冬孢子角在桧柏上越冬。次年3月,冬孢子角吸水后膨胀成黄色胶块,并散出担孢子借风力传播到梨树的新梢、嫩叶和幼果上为害,产生性孢子器和锈子腔,但不再侵染梨树,5、6月间再借风力传播到桧柏上完成其生活史。

防治方法

1、在梨园5公里内不种植桧柏,中断转主寄主。

2、若梨园附近有桧柏,则在 2月下旬至3月上旬在桧柏上喷波美1一2度石硫合剂或350倍的五氯酚钠,杀灭越冬后的冬孢子和担子孢子。

3、从梨展叶开始至5月下旬止,可喷1:3∶200—240倍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开花期不能喷药,以免产生药害。

2.桃穿孔病

症状:

为害叶片、新梢及果实。叶片受害,开始时产生半透明油浸状小斑点,后逐渐扩大,呈圆形或不整圆形,紫褐色或褐色,周围有淡黄色晕环。天气潮湿时,在病斑的背面常溢出黄白色胶粘的菌脓,后期病斑干枯,在病、健部交界处,发生一圈裂纹,仅有一小部分与叶片相连,因此,很易脱落形成穿孔。有时叶片边缘多数病斑互相愈合,使叶缘表现焦枯状。病叶变黄,容易早期脱落。

枝梢受害后,产生两种不同类型的病斑:一种称春季溃疡,另一种称夏季溃疡。

春季溃疡在去年夏末秋初病菌就已感染,病斑油浸状,微带褐色,稍隆起;由于病斑很小,当时不显著。但到第二年春季逐渐扩展成为较大的褐色病斑,中央凹陷,病组织内有大量细菌繁殖。春末病部表皮破裂,溢出黄色的菌脓,为病害初次侵染的主要来源。夏季溃疡是在夏季发生于当年抽生的嫩梢上,开始时环绕皮孔形成油浸状、暗紫色斑点,以后斑点扩大,成圆形或椭圆形,褐色或紫黑色,周缘隆起,中央稍下陷,并有油浸状的边缘。夏季溃疡的病斑不易扩展,并且会很快干枯,故传病作用不大。 果实被害,产生暗紫色圆斑,边缘有油浸状晕环。病斑表面和它的周围常发生小裂缝,严重时发生不规则的大裂缝。

病原物和发病规律

病原细菌呈短杆状,两端圆,大小0.4~1.7×0.2~0.8微米,单生或连成短链。一端生鞭毛1~6根,有荚膜,无芽孢。格兰氏染色阴性反应,好气性,在牛肉汁琼脂培养基上形成黄色、圆形菌落,能使兽胶渐渐液化,并使牛乳浑浊胨化。病菌发育最适温度为25℃,最高38℃,最低7℃,致死温度为51~52℃ 10分钟。病菌暴露在阳光下经30~45分钟即失去生活力,在于燥条件下可存活10~13天,在枝梢溃疡组织内可存活1年以上。落于地面病组织内的病菌,约经6个月后死亡。

病害一般在5月上、中旬开始发生,6月份梅雨期蔓延最快。夏季高温干旱天气,病害发展受到抑制,至秋雨期又有一次扩展过程。温暖多雨的气候,有利于发病,大风和重雾,能促进病害的盛发。树势衰弱和排水通风不良的桃园,发病较严重。 病菌可以在落叶中越冬,但对第二年病害的传播不起重要作用。枝梢上的溃疡是病害初次侵染的主要来源。到第二年春季,细菌大量繁殖,形成溃疡,并溢出菌脓,这时新的枝叶已抽生,易被感染,故春季溃疡是初侵染的主要来源。夏季溃疡中的细菌,一般不能越冬。

细菌通过风雨传播,有时也可由昆虫传播,从叶上的气孔和枝梢、果实上的皮孔侵入。侵入后的潜育期,一般为1~2星期,气温较低时,可延长至20~25天。防治

1.消灭越冬菌源。枝梢上的溃疡,应结合冬季修剪,彻底剪除,并集中烧毁;落于果园地面的枯枝和落叶,也应清除。

2.喷药保护。在桃树发芽前可喷射波美3~5度石硫合剂,或0.8%波尔多液。在5~6月间于病害开始发生时,喷射硫酸锌石灰液,配方为:硫酸锌1斤,消石灰4斤,水240斤。

3.注意桃园排水,合理修剪,使树冠通风透光良好,降低园内湿度,以不利病菌蔓延。预防果实发病,可于5月上、中旬进行套袋。

4.桃树不宜与李、杏、樱桃等易感病的果树混栽,避免互相传染。李树对细菌性穿孔病的感病性很强,往往成为果园内的发病中心,然后传染到桃树上。因此,在以桃树为主的果园,应将李、杏、樱桃等果树栽植到距离较远的地方。

3.桂花煤污病

症状:

被害部分覆盖一层黑色煤炱状物。因病菌种类不同,引起症状各有差异、如煤炱属的煤炱为黑色薄纸状,易撕下或自然脱落;刺盾炱属的霉层似锅底灰,若用手指擦拭,叶色仍为绿色;小煤炱属的霉层呈辐射状小霉斑,分散于叶面及叶背,由于其菌丝产生吸孢,能紧附于寄主表面,故不宜脱落。煤污病严重时,浓黑色的霉层盖满全树的成叶及枝干,阻碍叶片的光合作用,抑制新梢生长,病叶变黄萎,提早落叶,降

低观赏价值和鲜花产量。

病原和发病规律:

桂花煤污病由多种真菌引起的,常见的有柑橘煤炱、刺盾炱和巴特勒小煤炱。分布极为广泛,几乎到处都有,不仅为害桂花,还为害柑橘、茶树等许多种植物。分布于囊菌亚门、座囊菌目和小煤炱目。

常见的有柑橘煤炱与刺盾炱、小煤炱目的巴特勒小煤炱以及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目的煤烟属。这四类病菌形态的共同特点是菌丝、繁殖器官和孢子都为深褐色至黑色,表生。

病菌大部分种类以蚜虫、蚧虫和粉虱等害虫的分泌物为营养,因此这些害虫的存在是本病发生的先决条件,并随这些害虫的活动程度而消长;但小煤炱属引起的煤污病与昆虫关系不大,因它是一种纯寄生菌。煤污病主要在高温、潮湿的气候条件下蔓延危害,病菌孢子借风雨传播,也可随昆虫传播。在栽培管理粗放和荫蔽、潮湿的园林中常造成严重危害。

防治方法

1)防治煤污病的关键是防治与病菌营养有关连的各种害虫。在养护管理上要适当修剪,清除杂草,改善林地通风透光条件,增强树势,以减轻发病程度。 2)药剂防治可单独使用杀菌剂与杀虫剂混合使用。单独使用时,可用70%百菌清700倍液、敌力脱20xx~25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与杀虫剂混用时注意两种药剂之间是否能混配,以免失效或引起药害。

4.梨炭疽病

为害症状:

果实多在生长中后期发病。起初,果面出现淡褐色水渍状小圆斑,随着病斑逐渐扩大而颜色也逐渐加深,病部软腐下陷,病斑表面颜色深浅交错呈明显同心轮纹。病斑表皮下有许多褐色隆起小粒点,后变黑色,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盘有时排列成同心轮纹状。在温暖潮湿环境条件下,分生孢子盘破裂,涌出一层粉红色黏质物为分生孢子团块。随着病斑的继续扩大,病部腐烂入果肉直到果心,使果肉变褐色,有苦味。果肉腐烂常呈圆锥形。严重时,可使果实全部腐烂。最后引起落果,或在枝上干缩成僵果。严重时亦可为害叶片,主要表现是于叶片形成形状及大小不一的褐色病斑,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而对树体及果实的下正常发良造成不良影响。 病原和发病规律

病原主要为炭疽菌属的真菌。

病菌以菌丝体在僵果上或病枝上越冬。翌年温湿度适宜时,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雨或昆虫传播。经初次侵染发病的果实可再次侵染,一年内可多次侵染。直到果实采收。发病与雨水多少和树势强弱有关。4~5月雨水多,侵染早,6~7月阴雨多,发病加重,排水不良的果园,低洼地势,黏重土壤等都能加重病害的发生。 防治方法

1、 严格清园,尤其是病果要集中烧或深埋,以减少病原菌数量。

2、加强管理,增强树势:合理修剪、额定负荷并加强肥水管理,以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力。

3、药剂防治:果实发病季节可用甲基托布津、轮炭灵及多福锰锌和退菌特喷雾防治。

《精选虫害实习报告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