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

时间:2024-06-04 19:22:35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是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科书第40—42页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运用公式计算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掌握了面积的含义和面积单位,对面积单位有了一个较深的感性认识,学会了运用面积单位直接度量面积。学好这一部分内容,对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推导及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探究有着重要影响。

2、学习目标:

⑴、知识技能:

经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并能应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⑵、过程与方法:

①、 渗透“实验——猜想——验证”的数学学习方法,为今后学习其它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②、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利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让学生动手实验操作、大胆猜想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②、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并尝试克服困难

3、学习重点: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交流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面积计算公式。

4、学习难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5、突破重难点的策略:为了突破重点,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得出采用疑难引入,让学生人人动手拼摆,观察,分析推导的方法进行。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大胆猜想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诱发其内在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的思维。

二、说教法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就是要让学生“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促使学生向着预定的目标发展的作用。因此,我运用了“摆一摆——猜一猜——验一验——用一用”的教学法,让学生知道身边的数学问题随处可见,能把自己所学知识用来解决生活当中的事情。

《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数学资源。加之学生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有了用方格来度量一个图形面积的经验,所以在这节课设计时我换掉了例1,用问题直接引起学生对课题的关注,通过摆一摆,猜一猜抽象出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然后利用例2来验证公式。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做学习的主人。

三、说学法

学生分小组活动:用小正方形去拼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观察拼成后图形的长是多少个方格,宽是多少方格,面积是多少个方格。小组汇报拼摆结果,观察讨论:通过摆一摆,你们有什么发现?猜一猜:长方形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讨论小结出长方形面计算的公式,并用摆和计算两种方法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把一个长8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渐变成长4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边长4厘米的,让学生大胆猜想、自主探究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学生在活动中拼摆、观察、猜测、验证总结。这样,即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又体现了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的拼摆——猜测——验证,让学生经历从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到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再创造,培养了学生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设计

1、沟通知识,建立联系(摆一摆 )

①、学生估计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面积大约有多大?

②、大屏展示疑难:一个长方形长5厘米、宽3厘米。你能求出它的面积吗?

学生把准备好的学具(面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卡片)拿出来摆,看用几个面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能摆出来。想一想:自己摆出来的图形面积是多少?

2、师生交流,提炼方法:(猜 一猜)

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什么有关系呢?你能大胆猜一猜吗?

通过拼摆,学生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宽有关系,讨论得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3、自主探索,验证方法(验 一验)

①教师准备几种不同的长方形,每组选择一种进行探究。

一种:一个长6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二种: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

三种:一个长8厘米、宽1厘米的长方形……

②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想办法求出各自图形的面积。

学生先讨论、交流想法,再在练习本上求长方形的面积

③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交流,说出自己的方法。(可能出现的情况:用1平方厘米来测量或只测量长和宽再相乘……用不同的方法验证同一个图形的面积都相同。)

4、利用迁移,探究知识(验一验)

①引导学生猜想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师把一个长8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渐变成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的过程;让学生去猜想、发现其面积的计算方法。

②学生交流、再一次验证计算公式的产生过程是否正确?

③小组交流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联系。

学生在交流、讨论中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就是两条相邻边长的积;只是求长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长和宽的长度,而求正方形的面积只需要一条边长的长度。(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5、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用一用)

①口答。这些图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

②、电视机荧屏长56厘米,宽42厘米。多少荧屏的面积是多少?

③、一个正方形方巾的边长是9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④、下面是一套房子的平面图,你能算出喜欢的房间的面积吗?

6、总结回顾,加深印象。

在本节课中,我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础,让学生操作,观察讨论,猜想验证;在活动探究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充分创设情境、提供帮助、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只要我们积极组织活动,变被动的教为让学生主动的学,那么教与学就能碰撞出创造的火花,我们的学生就会萌发创新意识,就会富有创新意识,就会富有创新能力。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2

  一、教材分析: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是人教版九义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面积”第2小节第1课时的教学内容。

在备课伊始,我们首先研读教材和教参,明确本节课在这个单元中的地位和意义,以及这个 ……此处隐藏12689个字……方法: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什么有关系呢?(教师相机指导)

通过拼、量,学生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宽有关系,并得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3.利用迁移,探究知识(验一验)

①引导学生猜想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师把一个长7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渐变成边长5分米的正方形的过程;让学生去猜想、发现其面积的计算方法。

②学生交流、验证计算公式的产生过程是否正确?

③小组交流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联系。

学生在交流、讨论中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就是两条相邻边长的积;只是求长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长和宽的长度,而求正方形的面积只需要一条边长的长度。

4.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用一用)

①请你帮老师配玻璃:老师办公桌上的一块玻璃面积是24平方分米,不小心被打碎了,我想配一块和桌面大小相等的玻璃,你们帮忙算一算它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②学校有一块边长16米的正方形园地,中间有一个边长4米的正方形花坛,周围是草坪。请你算一算草坪的面积。

在本节课中,我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础,让学生操作,观察讨论,猜想验证;在活动探究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充分创设情境、提供帮助、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只要我们积极组织活动,变被动的教为让学生主动的学,那么教与学就能碰撞出创造的火花,我们的学生就会萌发创新意识,就会富有创新意识,就会富有创新能力。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8

一、备课设想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面积中的教学重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知道了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学好本单元的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教材在讨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时,注意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任务驱动下,亲身经历比较完整的探究过程。

本节课,主要使学生探究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在备这节课时,结合课程标准、教材、教师用书,以及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知识经验。

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总结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2、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运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经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发现过程。

二、试教体会

本节课的教学我力求体现以下三点:

第一,复习导入 ,夯实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学生理解起来,并且能够很好的建立起面积空间观念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记得我在试教的过程中,将新课的导入部分也做了精心的设计。以我校运动会为切入点,出示三张运动会上同学比赛的长方形照片,通过比较三张照片面积的大小引入本节课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但是在试教的过程中,我感到面积和面积单位的知识点,对于本节课教学实在太重要了。在新课教学中,我们感到班级中,中下等学生对于面积、周长;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等出现知识上的混淆,直接影响学生对本节课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

因此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遗忘规律的特点,本着对学生负责的原则,我狠心将创设的情境删掉,换上了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复习旧知最为导入新课的基本环节,这种设计可能在现在新课标倡导的课堂教学中很少再看到复习旧知的环节了,但是我觉得教学始终是要为学生服务的,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

虽然这样的设计让听课者少了眼前一亮的感觉,但是对学生学习新知意义还是深远的,扫清了知识障碍,为顺利学习新知做好准备。

第二,引导学生参与面积公式的探究过程。

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是有效的教学。建构主义认为,所谓学习的过程不是一个由教师向学生单向输出、传递知识的过程,更不是一个学生机械、被动地接受信息的过程,而是一个学生积极主动地构建这些知识的意义和自我发展的过程。

很显然,这个知识构建的过程是不可能由别人来完成的,它必须借助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新的知识经验之间发生交互作用来完成。长方形面积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计算公式、会用面积公式进行计算,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经历探索研究长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通过实践操作、讨论、交流等活动,自己探索发现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感悟到长宽的算理,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探究的难度不大,结论比较容易发现,而且便于展开直观的操作实验,根据教学内容的这些特点,我组织学生开展了猜想和探究活动。在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时,我分为三个层次:

1、猜想;让学生感受到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宽有关系

2、验证:

(1)明确目的:我们验证什么?

(2)明确方法:怎么验证?

(3)明确要求:合理分工。

(4)实践活动:合作探索。

通过同桌合作,用多种方法验证上面的猜想。进而得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公式是刻板的,而公式的再创造过程却是鲜活的、生动而有趣的。在这一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

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到观察、思考、操作、探究的活动中,使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体现了《标准》中倡导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

第三,搞好课堂训练,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组织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也是构建素质教育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性环节。所谓有效是指通过老师在一节课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是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本节课的教学,我既注重过程,也注重结果。我设计了多层次的练习,从多种角度训练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做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