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教学反思

时间:2024-06-04 18:57:11
古诗词教学反思

古诗词教学反思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词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词教学反思1

对正在经历童年的孩子来说,童年是最贴近自己的,本册的《古诗词三首》为大家展示了千年以前的儿童生活,虽然年代久远,但童真童趣依然,极易引起孩子兴趣,产生共鸣。

诗词的意境大多是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于是在学《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时,我用了直观的图画帮助学生理解诗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普通的农家小院图,学生感受到一种平凡、美好,从词中读出“村居”的美好画面进行描述,进入词中要表达的意境;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出示一个天真孩童卧在溪边剥莲蓬图画,看图描叙小儿“卧剥莲蓬”的动作、神态,品味“无赖”,体会孩童的天真可爱。联系生活中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理解到这是一种喜爱。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我给孩子出示了一对白发夫妇面带醉意的画面,让学生说他们会用乡音亲热的说些什么呢?孩子们有猜测是谈论丰收的、谈论他们可爱的小儿子的、谈论大儿子能干、谈论二儿子懂事…。

之后再品味了“醉”字,难道仅仅是因为酒而醉吗?我让学生看着画面去体会,学生很自然地说出他们看着三个儿子都那么可爱,生活那么平静,是为这种幸福的生活而陶醉。

乡村生活虽简朴但却不失优美,夫妻恩爱,孩子勤劳可爱,温馨的生活令人陶醉。最后我让学生一边想象画面,一边有感情的朗读。

用画意解诗情,以更直观的形式让学生理解诗人精心营造的意境,体会字里行间传达的情意,更好的理解了诗词。

古诗词教学反思2

古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特有遗产,是伟大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民族优秀文化一部分,它永远不会过时,并且值得我们去研究,学习,发扬。这不但是祖宗智慧与心血的继承,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它们的学习,研究与解读,去构建今日有民族特色的优秀文化。然而中学的古诗词教学却不容乐观,存在诸多误区,因此我们需要进行反思。

一、当前中学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1、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忽视诗歌的多种解读。

重灌输,轻体验,重权威,轻引导,即使教师的观点是对的,但这样把自己的结论轻易地拋给学生,使得学生少了精神思索的旅程,又是多么的可惜。有意义的学习应该是将知识同化于已有的心理图式中,并建构新的认知图式,学到越来越多的有关认识事物的程序。另外,有些教师看似“循循善诱”,实则将学生引|向标准答案,只训练了聚合式思维,却忽视了发散式思维。

2、过度强调知性分析,肢解诗歌的倾向明显。

有些教师在教古诗词时,将其划分段落,总结段意,在此基础上掌握诗词的思想情感,分析艺术手法。这是将古诗词当作无生命的东西进行分解,把诗词鉴赏当作分析、综合、推理的逻辑思维过程,而不重整体把握和感性体验。有些教师的讲解过于直露,貌似讲透了诗歌,实际失去了诗歌的意境之美,甚至做出过度阐释。古诗词教学中需要知性思维,但要和感知、体验、想象、联想等感性思维统一在一起,否则就扼杀了诗词的生命力,也有碍于学生审美感受力的发展。

3、滥用多媒体。

古代诗词意境的体验需要学生的形象思维,需要调动储存在大脑中的表象,并在想象和联想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表象。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抒情主人公完美地存在于在我们的想象中,而有的教师在上课时将一喝酒老翁展现在学生面前,顿觉风采大减。此外,滥用多媒体淡化了课堂上师生情感的交流,炫目的电脑画面占用了学生的大部分注意力,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投射到诗词本身的情感与体悟却不够深入。

诗词本是浪漫的产物,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却非常尴尬:学生对古诗文学习索然寡味了无兴趣,大有一种望而生畏甚至望而生厌的感叹。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主要原因有两大方面:

1、学生认知上的偏差。

学生对古诗文不感兴趣的原因,除了对古诗文难理解、难背记,把古诗文视为第二门外语;更有不少学生认为学古诗文十分枯燥,现代人都用现代汉语说话,古文无实用价值。正如南怀瑾先生所担忧的:“很是可惜,现代人所认识文化教育的基本目的,只是为了'谋生',有好的专业,有高的待遇,或能赚很多的钱。”《都市快报》曾刊登了这样一则新闻:杭州某业余学校开出“古诗文诵读班”,却因仅招到一名学生而只得暂时停办,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时开办的英语等班早就爆满。学生对古诗文对漠视,实质就是对传统文化精髓的漠视,这种类似于数典忘祖的做法,不能不令人痛心。

2、教师教法上的偏差。

不少教师认为,初中古诗文教学仅是让学生多积累,多背诵,于是,“解词释句—串讲全诗—背诵默写”的教学方法成了不少教师一成不变的做法,把古诗文脍炙人口的美感和韵味讲解得消失殆尽,课堂气氛沉闷无趣单调无味。所以,教师教法上的单一,自然会使古诗文中的营养丢失,进而造成学生在古诗文传统文化积淀方面的“贫血”。

二、面对这些现状,我们应该做出反思:

1、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吟诵来体味古诗词的情感。

要体味古诗词的情感,最原始也是最好的方法或许就是吟诵。诗词格律所表现的音乐性和由此表达的感情,都必须在吟诵中体现。在教学中还应传授一些有关吟诵的知识,比如平声读得长而轻,仄声短而重;四言诗一句两顿,五言诗两顿,七言诗三顿,顿的位置略延长、提高、加重等。此外,教师的范读非常重要,好的范读能直接打动学生,使他们克服害羞心理。

2、运用艺术通感。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艺术通感,化实物为情思,化情思为实物,化抽象为直观,调动并贯通多种感官,从多个角度加深对诗词意境的理解感受。

用音乐来配合古诗词,就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对古诗词的感受,往往就是这样朦胧含混而涌动着情感的,而流动不居、情感充沛的音乐,正适合于帮助学生增强这种感受。例如,讲授《春江花月夜》一诗时,配以《春江花月夜》的古筝曲,无疑是相得益彰、境界顿生。又如,引导学生体会诗词的意境,然后找出与之相合的音乐,甚至自己创作一段音乐,也是很好的方法。

苏轼评王维的诗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与画的相通为我们提供了另外一个教学通道。例如,在上白居易的《忆江南》时,展示一些江南风光的图片,为欣赏《忆江南》一词营造出了韵味十足的背景氛围。当然,艺术通感的运用不能喧宾夺主。

3、系统比照,纵横勾连。

传统的古诗词教学中,很多学生学完一首诗词,了解的就仅止于这一首诗词,对作者其人、作者的其它作品,对同题材、同风格的作品都鲜有了解,这 ……此处隐藏8362个字……过朗读,表达诗人如找到了知己似的一种轻松感。《忆江南》,以饱含深情的回忆之情朗诵。

5.在理解诗意时,要引导学生运用形象思维,根据诗句的意思,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以往学过的有关课文,开展合理的想象,或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或通过画画等活动方式,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意境,不要停留在简单的意译层面上。

6.鼓励学生在课外搜集有关山水风光的古诗词或名句,并启发学生在说话和习作时加以引用,提高语言表达的品位。

7.如采用三首诗词比较教学,可以在基本疏通词句意思的基础上,抓住诗人不同时间所见景物和景物的特点,以及诗人当时思想情感等方面作相互比较;对诗和词的形式上作些对比。还可以运用不同的音乐作配音朗诵,借以体会诗人当时的不同心境。

8.教学本组生字,要引导学生自学生字,通过和联系上下文理解字的意思,然后教师在班上检查。注意“谙”读ān,不要读成yīn;“亭”字下面不要写成“子”;“庭”字中“壬”下面的一横要短。

四、相关链接

刘禹锡(772—842) ?? ??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刘禹锡的诗以律、绝为工,格调高亢,意向简括,气骨桀骜;乐府小章尤为著名。他与柳宗元、白居易交游、唱和,并称为“刘柳”与“刘白”。白居易称他为“诗豪”,清人王夫之称他为“小诗之圣”。

敬亭山 古名昭亭山,又名查山。在安徽省宣州市北5公里,山高286米。原有翠云庵、广教寺、穿云亭、丹梯亭、额珠楼、太白楼等古迹,今已无存。诸胜迹中仅有山南麓之双塔与古昭亭石坊。自南北朝时,南齐诗人谢、唐代诗人李白在此赋诗,此山遂名于天下。

洞庭湖 湖南省北部,长江南侧。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有湘、资、沅、澧四水汇入,北纳长江洪水,并于城陵矶注入长江,对长江洪水起着调节作用。

君山 又称洞庭山,在洞庭湖中,孤峰突起,景色秀丽。唐代诗人张说有《送梁六自洞庭山作》。

古诗词教学反思13

古诗词年代久远,语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要想理解诗句,除了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之外,还有进行反复的朗读,在读中感悟。在熟读背诵的基础上,学生才可能理解诗句。

下面总结合古诗词教学的特点,总结一些教学经验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初读课文,并在此基础上,扫清字词障碍。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掌握生字词,能够读通课文,为理解课文打下基础。对整首诗歌有个整体感知,初步体会古诗要表达的情感。

二、注重诵读指导。诵读的自然在于各个学习时段安排不同形式的读,读出质量。初读时要读,指名读,听读,齐读,把字音读正确,把诗句读正确;理解诗句时要读,默读,落重音读,把停顿读正确,把节奏读正确;吟诵时要读,配乐读,看图诵读,把诗意读出来,把情感读出来。

三、图文结合,读中理解诗意,悟出诗情。图文结合讲求自然,切忌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在需要帮助时引导学生看看图;感受诗情讲求自然,同一首诗,由于每人的阅读经历不同,理解就会不同。诗人有诗人的情,读者有读者的情,时空不同,老少有异。只要个性的理解来自于对诗意的正确把握,来源于学生的心灵深处,一切情皆可融入景物之中。

四、适当地拓展延伸。每首古诗都有明显的主题,根据通过阅读相关的古诗,既容易让学生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又拓展了学生的类文阅读,可谓一举两得,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教学效果不错。

古诗词页存在着不足之处:在朗读方面下的功夫还不够,教学方法不够新颖,学生受知识储备的影响,理解就会出现偏差。今后应该多联系生活,谈体会和感悟的基础上,自然过渡到感情朗读,培养学生的感情朗读古诗的能力。

古诗词教学反思14

《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三首古诗词,描写的是古代儿童有趣的生活,表达了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

读者这些诗词,顿觉清新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浓郁的生活情趣洋溢在字里行间。

从那充满灵气的诗句里,我们可以窥见古代儿童的生活场景,感觉那遥远的,古人童年的生活;那一幕一幕生活的场景,一经诗人的生花妙笔,就变得生动,鲜活起来,虽事隔前年,却犹如发生在身边。一种亲切感,也便油然而生。在讲课时,主要用抒情的话语为课堂营造轻快,愉悦的学习氛围,同时不露声色地点明学习要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诗词教学反思15

四年级下册的第一课是《古诗词三首》,内容以写景为主,分别是古诗《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和词《忆江南》。因为学生已初步掌握了“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悟诗情”的学习古诗的方法,但在理解诗意时语言表达不够通顺,直译的比较多,能加入自己理解的同学不多。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上,引导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发言,比一比谁说得更完整,更优美。“悟诗情”是古诗教学的难点,特别是《独坐敬亭山》和《忆江南》都表达了诗人特定环境中复杂的心情,我计划指导学生掌握一种新的悟诗情的方法,那就是联系时代背景。

教学之后,我感到成功的地方有三点:

一、学生参与率高。因为我班学生发展不均衡,两极分化较明显,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充分的思考时间,我布置学生提前预习,要求他们借助注释,独立理解诗意,写在预习本上。课堂上,学生先四人一组互相交流理解诗句意思,再汇报交流。因为预习充分,在理解诗意和比较诗与词的不同时,发言的学生比以前多了,积极性也高了。当我发现学生对“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一句理解有困难时,及时引导,实现了帮助者的角色。

二、时代背景补充及时。在“知诗人”环节,学生介绍了诗人的成就及学过的相关古诗,我则补充写作背景:李白少年时就博览群书,以才闻名天下,很有文采。他写这首诗时正被权贵迫害,被迫离开长安整整十年,长期流落他乡,让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世态的炎凉。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写下了《独坐敬亭山》这首诗。这段资料的补充拉近了学生与诗人、与作品的距离,帮助他们理解李白当时的孤独与寂寞,以及李白与敬亭山互为知己、惜惜相怜之情。

三、赏读诗词,想象画面。古诗词教学有个“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诗”的共性规律——这是我执教《忆江南》的努力方向。我的整个设计思路是:了解词的知识,从 “江南好”入手,充分感受描绘江南美景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指导学生读出江南风光的柔美、热情,读出这两个短短的句子所蕴含的对江南风光的深刻理解与感触,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江南好”。然后,让学生通过对作者在江南时的作为以及之后回洛阳后的生活的简单了解,将“忆江南景”过渡到“忆江南人”,提升诗歌情感,厚重“忆”的意义!

当然,与理想的课堂相比,这节课的教学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一、因为担心时间不够,任务完不成,设计时目标定得比较低,课堂密度不够。

二、教师在学生汇报时评价激励不够,放手不够,还是自觉不自觉地进入传授角色,讲得多。

三、教师的语言不够丰富,对学生表达的引领不够。

四、鼠标控制不灵,影响了教学时间和情绪。

五、课终缺少质疑问难环节。

《古诗词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