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闰土教学反思

时间:2024-11-29 19:25:11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学反思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少年闰土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1

《少年闰土》是一篇老课文,在组织教学设计时,我大胆地将《故乡》中中年闰土的'外貌描写引进课堂,让学生通过对比闰土少年时的纯净与天真,中年时的苍老与悲苦,对帮助学生感悟鲁迅写人物的特点,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具体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自己的体会:

1、在课堂上,我从转变自身角色做起,对学生采用"导"而不是"给":

如教学第一自然段,我不给学生讲闰土的身世和名字的来历,也不讲闰土的外貌特征,而是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品味,去想象,最后让学生动笔学着写,来实现以读学写,学以致用的目的。

2、 我一改往日由老师津津乐道地讲解如何"捕鸟",如何"看瓜刺猹","拾贝壳","看跳鱼儿"等故事情节的传统教法,而是尊重学生的意愿和选择,尽量让精采的语言出自学生之口,并且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口吻说:"我知道,有些同学喜欢捕鸟,有些同学对"看瓜刺餷"感兴趣……那么,你喜欢什么内容,就仔细阅读这一部分,然后把怎样捕鸟,怎样看瓜刺餷的乐趣和拣贝壳,看跳鱼儿的情景说给大家听听,也可以采用"我"和闰土对话的形式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好吗 "这样一引导,学生立刻活跃起来,有的模仿文中的"我"和闰土个性化的语言分角色朗读起来,有的展示自己收集有关"跳鱼儿"的画片,资料与大家分享,有的津津乐道捕鸟的方法和保护鸟类的意义……

谁能没有自己的喜爱 谁能没有自己的感受不同的情节,不同的学生有自己不同的.感受,即便是同一情节也是如此。学生的这种感受可能是幼稚的,也可能是令人发笑的,但它却是最真实的,是学生自己的。 实践又一次告诉我,这样平等地与学生交流,对话,比老师唱"独角戏","孤芳自赏"要好的多。

3、在教学中比较注重为学生发展而服务:

在课堂上学生出现自读不领悟,讨论无结果探究无法深入下去的时候,教师不能观望,更不能等待,而要以一种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的讨论,发表自己的个人见解,从而推动合作学习的深入,使学生受到积极情感,审美观念的教育。如在对课文第十六自然段"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事……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时, 我引导学生先理解第十四自然段"我素不知道天下有着许多新鲜事……"有了这一个过度句的理解,学生再理解"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就容易多了。

当然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教室角色转换时有时做得不够好,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的学习,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2

教授完这一课后,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点反思:

首先,整堂课的流程设计先天不足,在第一课时中安排了教学四件稀奇事和理解重点句子,容量偏大,尤其是在课上我只是重点教学了“看瓜刺猹”一件事情,其余三件事情时间太紧,事先安排的自读根本就没有展开。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对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见多识广”的理解浮于表面。

其次,教师对课堂地调控缺乏灵活性,只是生搬硬套课前的设计,从整体初步感知人物形象,到具体事例的分析,感知人物特点,最后再在重点句子的理解上对人物特点作提炼。对课堂上学生的生成欠缺应变。

一整堂下来,从速读课文,默读课文整体感知,到重点教学“看瓜刺猹”,自由读,个别感悟读,到分角色读。最后对重点句的整体朗读,看似不少,但整堂课还是少了点读书声。缺少了读,学生的感悟就不深刻!

知不足才能进步,反思自己课堂中的问题,找出解决的办法,才能为今后的教学夯实基础!我想哪里跌倒,就从哪里起来!

教《少年闰土》反思

《故乡》以鲁迅1919年回绍兴的见闻为素材,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村经济衰败,农民生活困苦不堪。但《少年闰土》这一片断是小说中的一段插叙,不能清晰地找到那个时代的痕迹。就《少年闰土》而言,自然环境的描写多于社会环境的描述,任务形象是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的。虽然有“哭着不肯出门,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的不愉快的结局,虽然有“从此没有再见面”的遗憾,但总体色调不是灰暗的,而是像“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那么明朗。同时课文中又有许多语句含义较深,如:“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这句话实际是在感叹自己生活天地狭窄,见识太少,生活能力太差,需要学生细细揣摩。而第一段素描试的文字,迅速而又轻巧地勾勒出既有人物又有深邃背景的活动画面。整个画面背景辽阔深渊,上至天下至地,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瓜地,色彩鲜明、浓厚。任务在天地之间出现,机敏、威武,“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又渲染出一种滑稽而又欢乐的气氛。少年闰土的亮相,给读者留下了一个鲜明又可爱的形象。要引导学生构建形象,积累语言。此外,文章抓住任务的外貌、语言及动作描写来反映任务的特点,也是非常值得学习的。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3

今天上午上了《少年闰土》的第二课时。

当时做教学设计的时候,我就有比较多的烦恼,今天主任也去听了。本来是我上第一节,但是主任有事,就跟老师换了,我上了第二节,第一节奉献给了改作业。说起来我今天改作业的速度那真是一个突飞猛进,一节课就把昨天的听写和抄写改完了。第二节上课,怎么说,感觉之前的课上随意了,现在上课都觉得没什么精神。所以虽然主任来听,我还是把它上得跟常规课一样。于是主任的评语也给我很多的反思。

1、朗读方面还是不够,学生对问题已经能回答到点子上了,但是要将体会到的感情通过朗读的方式表达出来。闰土是如何讲述的,“我”当时是怎么听的,通过观察课文插图模仿闰土和“我”的对话。

2、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短,让学生画句子的时候,指令一定要有:在旁边做好批注。这也是考虑到平时的考试测验的课外阅读题都有让学生找出关键词句,在旁边做好批注,体会情感。所以要从平时的阅读教学就渗透这种阅读的方法——做批注。我只是让学生找出关键句子,但是没有要求学生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三两个词语什么的都没有。这样的话,当学生回答的时候只念出了句子,但是感受比较少,难谈深入。

3、这也是整节课给主任最大的感受:整节课上得循规蹈矩、按部就班,没有特色、亮点,公开课的时候不能这么上,很平淡无味。没有创新的点。在教招的试讲中,如果每个人的教学设计都是一样的,而你的教学设计跟其他人的不一样,会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从教学设计中看出你的想法。对教学的处理,重难点的把握,还有要用什么方法、形式,这些都要考虑。

4、讲课时要联系单元导读、要求,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在分析 ……此处隐藏6625个字……另外,要加强文本的朗读,让学生在文本中理解体会。

这次公开课,让我感受颇多: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我还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努力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多补充,多学习,多反思,多积累,多磨练。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12

《少年闰土》这篇课文通过“我”对少年闰土的回忆,刻画了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形象,表达了“我”与闰土的友谊及对他的怀念之情。课文先写“我”记忆中的闰土,接着写与闰土相识、相处的过程。重点写了闰土给“我”讲捕鸟、捡贝壳、看瓜刺猹和看跳鱼儿四件事,最后写两人的分别和友谊。

学生在学习之前进行了充分地预习,因此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我轻轻松松地就讲读完了课文。第二课时,我想对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于是,我再次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少年闰土外貌的句子:“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读一读,然后进行讨论:“你觉得这段对少年闰土的外貌描写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学生通过理解体会到:让我们对闰土有了一个很深的印象。从中看出闰土是一个住在江南一带农村的孩子;还可以看出他经常劳动,是一个能干的人。这时,我小结说外貌描写能让读者准确地认识人物。我们对少年闰土的'形象身份的认识和概括都是从少年闰土外貌描写中体会出来的。这时我抛出一问:“课文中没有写出我的外貌,那么你能根据“我”当时的年龄和身份想象出我的外貌吗?”学生想象的积极性高涨。大家七嘴八舌地描绘出我的外貌说:“我头戴皮帽子,脚穿小毡靴,脸又白又红润,口齿伶俐……”这时我再要求根据刚才的讨论,有条理地口述出“我”的外貌特征。然后,我让学生观察班里的同学,抓住特点进行描写,把同学的外貌写出来。让没有见到我班同学的人,也能通过同学的描写认识他!

在本文的教学中,我把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完成了教学要求,又使学生动口动手,养成了读写的习惯,真可谓一举两得。只要通过平时的读写训练,以点带面,因小见大,读写结合,我想,学生的写作兴趣就能得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便能得到提高。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13

这节课结束后,我认为有以下几点思考:

首先,整个班级的流程设计先天性地不足。在第一节课上,我安排教四个奇怪的东西,理解关键的句子,这些句子太大了。特别是在课堂上,我只专注于一件事——“看瓜刺”,其他三件事都太紧了,所以事先安排好的自习根本没有开始。这样,学生就可以了解飞跃土壤的特性;博学;漂浮在水面上。

其次,教师在课堂控制上缺乏灵活性,只是在课前照搬设计,从对人物形象的整体初步感知,到对具体案例的分析,再到对人物特征的感知,最后在对关键句子的理解上提炼人物特征。课堂上对一代学生缺乏反应。

整堂课结束后,我们将快速、无声地阅读课文,感知课文全貌,专注于教学“看瓜刺”,自由阅读、单独阅读和单独阅读。最后,重点句子的整体阅读似乎很多,但全班的阅读声音仍然较少。没有阅读,学生的`感知就不深刻!

只有当我们知道的足够多时,我们才能改进。只有反思课堂上的问题,找到解决办法,才能为将来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我要从我想跌倒的地方爬起来!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14

新课改要求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要求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就是一句话,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设计出适合学生身心发展以及经验需要的课堂设计,放手让学生主导课堂,把时间还给学生,教师只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

新课改倡导小组合作。在《少年闰土》的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这样的小组合作:

1.小组合作学习4-16自然段,初步了解闰土给我讲了那几件事,给每件事加上一个合适的标题。

2.小组合作,分析理解小组内最感兴趣的实例,通过学过的借助语言、动作写作方法,分析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对于重点的句子有感情的朗读。

3.通过对闰土特点的分析,来对比“我”这个深居大院的少爷,感受“我”对闰土的喜欢与羡慕,也衬托出“我”孤陋寡闻。

通过本节课的教授,我发现以下问题需要提升:

1.学生能力的`发挥没有达到极致,这说明我们教师要积极的通过各种方法,来训练、锻炼学生的能力。

2.小组内个学生的差异性导致了这个小组的表现力,这需要教师和各个小组长同心协力,针对每位学生的学习经验,适时地进行引导与鼓励,打造出一个完美的小组。

3.课前预习的指导,需要教师的指导与小组长的参与。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朝二夕的事情。

4.课改是一个大的方向,一下子达成困难重重。我们可以分解目标,阶段性达成,既让学生有一个能力养成的过程,又可以一步步逼近这个伟大的方向。

这些只是我的个人见解,还请同行多多指教。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15

《少年闰土》这篇课文我曾经参加过课堂教学竞赛,但是那时教的是五年级的学生,现在的教材把这篇课文编排到了六年级。这篇课文也是第五组课文的第一篇课文,这一组课文的的重要内容就是“走近鲁迅先生”。《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先生的《故乡》。

这篇课文的内容我很熟悉,几乎会背了。这次再读的时候,我有了不同的感受,以前一直认为鲁迅先生的文字生涩难懂,但是这次读来,却没有那样的感觉。除了文中有少数生僻词之外,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学生还是容易把握的,那些生僻词学生完全可以联系上下文去理解。而且,我觉得这篇文章的内容读来很有趣,也很有味道。

于是,在设计这篇课文的教学的时候,我决定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去展开教学,学生最感兴趣的无非是闰土为“我”讲述的乡下生活的趣事。于是,我第一课时我安排学生自学闰土为“我”讲述的故事,要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其次要从中去体会闰土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

第二课时的时候我引导学生交流。

先学习闰土的外貌,我指导学生抓住人物的一个特点去描写人物外貌的写法,并展开了一个小练笔的练笔,在小练笔中我发现学生能抓住特点去写,但是学生的'语言比较贫乏,心明笔不明,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去读更多的书,并且还要读有所获。

然后去体会几个含义深刻的句子,比如“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那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句话,由于学生充分体会了闰土农村生活的多姿多彩,因此理解起来没有任何苦难,他们很轻松地理解到了“我”对农村生活的向往和对“大少爷”生活的不满。同时我在这里引导孩子们展开想象,大少爷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并用几句话进行描述城里大少爷的生活,然后引导学生比较,“我”的生活和闰土的生活各自有哪些缺憾?有哪些可取之处,从而告诉孩子们我们既要会学习又要会生活,既要学习书本知识又要学习来自自然来自生活里的知识,这样的人生才是完美的。

鲁迅先生毕竟是大师,以前我对教材里收录这课觉得有点不可理解,但是,再次解读课文后才知道那些误解是由于自己的浅薄引起的。这些课文的教学,需要教材多费心,多用点心思,才能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