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教案

时间:2024-06-04 19:11:23
有关爬山教案范文集锦7篇

有关爬山教案范文集锦7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爬山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爬山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推荐、愣住、春风拂面”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研读课文第一至第五自然段,初步体会叶老对文的认真负责,对人的平和真诚,感受作者对叶老的感激之情。

3、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初步养成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创设情境,出示多媒体画面(一墙绿绿的爬山虎)

2、引导学生欣赏叶圣陶先生的《爬山虎的脚》(片断)

3、根据课题,猜测内容,激发兴趣。

(二)初读课文,理清层次

1、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新词。

出示读课文的要求:(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能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内容。

2、检查词语的学习效果。

(1)出示词语(一)

(一篇、推荐、眼帘、删掉、动词、规范、燥热、握手、融洽、黄昏、客厅、余晖、

楷模、模模糊糊、)

指名学生朗读并重点理解“推荐”。

3、理清层次。

课文主要写了叶圣陶先生为我修改作文并邀请我到他家做客这样两件事。

(三)学习第一部分,体会作文修改之道,感受叶圣陶先生的人品。

1、默读课文1——5自然段。思考:从叶老先生的批改中,作者肖复兴的感受到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认真、平和、温暖

2、从课文中找一找,哪些地方让“我”感受到了叶老先生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呢?

理解“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感受叶老先生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

3、讨论:从哪两个词中特别让我们感受到叶老批改的认真?我为什么一下子愣住了?

4、再找一找,叶老把我的作文具体做了哪些改动,让“我”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呢?

(1)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叶老帮我的作文做具体改动的句子。

(2)叶老帮肖复兴的作文修改了题目,还修改了词句。你能不能从中也学到一些关于文章写作的知识呢?(板书:1、用词要准确,2、简洁,不啰嗦,3、长句改短)

(3)出示经过叶老修改的肖复兴的作文,以证实叶老对作文修改的精细,使学生心灵受到震慑。

(4)叶老是怎样评价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评语并谈感受

读着这样的评语会给人一种怎样的感受?(春风拂面)

(5)理解“春风拂面”

春风拂面是什么样的感觉?(舒适、柔和、暖洋洋、温暖)这种感觉仅仅是拂在脸上吗?

(6)练习写话,肖复兴拿着叶老修改的作文,回家看了一遍又一遍,看着,看着,他仿佛看到了——;看着,看着,他又仿佛听到了叶老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说,他看到了什么?他又听到了什么?在横线上各写一个句子。

(四)质疑课题,小结激趣

为什么这篇写人的文章却用爬山虎来作为课题?肖复兴与叶老的交往中到底学到了什么呢?咱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读背学过的含义深刻的句子。

爬山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有顺序,深入细致的观察方法,培养观察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脚,把意思写清楚的。

3、朗读课文,能背诵第二至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及爬墙过程。

2、学习作者抓住爬山虎脚的特点,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第二自然段,揭示目标。

上节课学习了著名作家叶圣陶爷爷所写的

叶圣陶爷爷把爬山虎的叶子写得美极了,你们还记得吗?

下面我们一边看录像(出示课件),一边回忆课文是如何写爬山虎的叶子的。(边看录像,指名读课文)

爬山虎爬满整整一墙,确实好看,它是靠什么爬的呢?(靠脚)

爬山虎确实有脚,它的脚是什么样的,是怎样靠着脚往上爬的,文章又是怎样围绕它的脚来写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来学习的内容。

二、讲读第三自然段。

1、打开书本,回忆课文哪几自然段讲爬山虎的脚?(3-5

)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哪几句话具体写了爬山虎的脚?

(3-5句)

2、指读这三句话,思考:这三句话告诉我们哪几层意思?(位置、样子、颜色)板书

3、交流

位置:A、看实物

B、位置在哪儿?(茎上长叶柄的地方的反面)板书

C、多媒体显示

样子:A、看课件

B、是什么样子的?(六七根丝构成的枝状的,每根细丝象蜗牛的触角。)

C、这里用了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

蜗牛的触角见过吗?有什么特点?(头上有两对触角,在长触角的尖端长着很小的眼)

爬山虎的脚就是这样的。(投影显示)

颜色:嫩红色

4、这些内容作者是如何说的呢?齐读课文3-5句。

5、看着图,跟老师说。

按课文顺序说说看。

6、同桌独立练说,说说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的?

指名说,齐说。

师:“......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第六句话起了小结的作用。

7、第三自然段的3-6句就写了爬山虎的脚,为什么还有第一,二句呢?这两句话又告诉了我们什么呢?(指读)

点拨:“今年我注意了”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因为不知道爬山虎怎样爬,今年特别留心观察,原来是有脚的,说明作者正是因为如此

注意观察,才能把脚的形状、颜色写得生动。)

三、讲读第四自然段

过渡:原来爬山虎的脚是这样的,那么爬山虎又是如何靠着它的脚往上爬的呢?

(板书:爬墙)

1、默读第四自然段。

思考:哪几句话具体写了爬山虎靠脚往上爬?(第一、二句)

2、指读第1、2句,其余同学圈出 ……此处隐藏4977个字……>

⑵ 评议刚才同学的演示。

⑶ 再让学生上台演示爬山虎往高处爬的情景。

⑷ 教师小结:原来爬山虎可不像动物那样只有几只脚交替着爬,而是长一只脚巴住墙,再爬就必须再长一只脚,再巴住墙。一直往上长,必须不断长出新脚。所以,叶圣陶爷爷说爬山虎是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⑸ 看电脑演示爬山虎正面爬墙的过程,请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

爬山虎不只往上爬,还往左边、右边爬,紧紧贴在墙上,爬满整个墙。所以课文第二自然段才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⑹ 熟读课文,试着将这一自然段背下来。

7、小结过渡:刚才我们学习了爬山虎触着墙的脚是怎么爬的,那么没触着墙的脚会变成什么样呢?请同学们自学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1、归纳触着墙和没触着墙的不同情况。

没触着墙:板书:萎了

触着墙: 板书:牢固

2、爬山虎的脚与墙的关系怎样?

3、朗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四、总结

1、学生归纳第二、三、四、五自然段各讲的是什么内容。

2、复习第三、四、五这几个自然段,讲讲围绕爬山虎的脚,先讲了什么,再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

3、了解作者在观察方面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的。

4、总结:这篇课文重点围绕爬山虎的脚来写,为了说清楚这个意思,作者进行了细心而有序的观察,并且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写,使爬山虎的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听写词语

六、拓展作业

1、把课文中你喜欢的句子抄下来,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

2、细心观察一种植物,将它最有特点的部分写下来,与同学交流。

3、实地观察爬山虎(如有条件),了解爬山虎的其他特点。

4、思考人类有哪些方面模仿了爬山虎的脚攀爬的原理;或我们人类在哪些方面可以模仿爬山虎攀爬的原理,去解决实际问题。

爬山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二部分“邀请做客”,感受叶老先生的亲切、质朴。

2、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难点:

能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一、复习导入:

1、课文回忆了叶老先生和肖复兴之间的哪两件事?(结合回答板书:修改作文、邀请做客)

2、引读重点句:当时的作者并没有见过叶老先生的面,但他的脑海中已浮现出这样的印象:

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板书:认真、平和)

二、学习“邀请做客”:

过渡:15岁那年暑假的一天,叶老先生邀请作者去他家做客。他有幸见到了这位蜚声国内外文坛的大文学家。这次会面,叶老又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第二部分,划出相关句子。

1、交流汇报:

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黄昏的到来。

(1)引导:同学们,好好读读这句话,你能成为作者的知音,读懂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吗?(2)引导:怎样的两个人会在一起融洽地交谈?

(3)引导:“心融化”了是什么意思?(内心深受感动)为什么作者的“心”会融化呢?

(师板书:亲切、质朴)

2、补充资料,拓展文本

(1)同学们,叶老对“我”包含着怎样的期待呢?请你看课文插图,联系课文展开合理想象,来猜想一下叶老先生会对作者说哪些期待的话。

(2)引读叶老期望的话:

“爱好文学的人不要只读文科的书,一定要多读各科的书。”

“我们中国人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历史,搞文学的人不搞清楚我们的历史更不行。”

三、感悟“借景抒情”:

(一)尝试命题,引导质疑:

1、回顾要点:同学们,学了课文,我们明白了写了这样两件事——

(结合板书,学生回答:修改/邀请做客)

2、尝试命题:如果让你来给取个题目,你会取什么呢?

3、引导质疑:原文题目是《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怀念叶圣陶先生》,课文主要是写叶老批改“我”的作文和“我”到叶老家做客的事,那为什么要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呢?

(二)学习写景片段:

1、出示爬山虎的图片:

(1)看,这就是爬山虎。看到这满墙一大片绿绿的爬山虎,你有什么感受?

(2)我们学过叶圣陶写的《爬山虎的脚》,描写的就是叶老自家院落里那一墙绿绿的爬山虎。哪些句子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向大家背诵几句。

(3)肖复兴又是怎样来描写那一墙爬山虎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找一找,划一划。

2、品味两句话:

句1: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少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句2: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3、感悟“非凡”(出示句子): 我15岁时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

(1)理解“意义非凡”:如果在作者15岁那年,没发生这两件事,你认为作者的人生会有什么变化?(学生回答,要点归纳:是叶老先生改变了肖复兴的命运,引领他走上了辉煌的人生之路。)

(2)补充资料,感受“非凡”:让我们来看看,那个夏天以后肖复兴的文学之路吧。

4、理解题意:

(1)至此,我想同学们一定已经明白,课文就是要借这绿绿的、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爬山虎(师指题)来赞叶老——(师指板书,生齐读:“认真、平和,亲切、质朴”“堪称楷模”的叶老先生!)

(2)美的景色与美的人格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了!这时,在作者眼里,在作者心中,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蕴含了更深的含义。

出示最后两句话,生齐读:

我15岁时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3)解读“绿”:指名读题

这句话又蕴涵着什么深刻含义吗?请同学们自由谈谈自己的理解。

四、深化文本:

1、补充资料:

教师讲述:叶老就是这样真诚质朴、平易近人,他老人家不仅仅只关心过肖复兴,他还热情关怀许许多多的文学青年,通过书信,通过娓娓的言谈,以他创办的的刊物,影响、发现、培养了如茅盾、丁玲等一批中国现代文学界的巨人。因此,他老人家被誉为“文坛伯乐”、“感动中国的作家”。

2、写话:面对这位真诚质朴、平易近人的老人,我们也一定有很多话要说——

3、阅读积累:

推荐阅读:《我教儿子学作文》(肖复兴著)。

《有关爬山教案范文集锦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